2月23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席大大总书记指出,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距离地面数百至数万公里的太空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航天器,正在张开“天眼”、织起“天网”,以卫星遥感、尊龙凯时官网科学试验、卫星定位等尊龙凯时官网技术,深度地参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离不开对我国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等信息的掌握,离不开数据支撑。定期的国土资源调查就是“摸家底”的过程,这一过程已有卫星遥感技术的深度参与。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以来,五院抓总研制的高分系列卫星不仅给农业领域遥感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源,为农业遥感技术的理论认知奠定了数据基础,也为农业遥感应用的数据安全提供了保证。 高分六号卫星被称为“农业卫星”,这是我国首颗用于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国内首次增加了能够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谱特性的“红边”波段,有助于农业领域更准确地监测植被生长、土壤质量等关键信息。同时,由于在载荷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农业行业应用特点,卫星在重访周期、尊龙凯时官网分辨率高低搭配、谱段设置等方面都给农业遥感监测提供了较大应用尊龙凯时官网。高分六号在轨投入运行以来,在当前农业资源遥感监测的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长势以及农作物产量,识别并提取畜牧水产养殖状况,玉米大豆轮作休耕监测等。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生产与气象紧密相关。在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长期气象监测、灾害性天气预警与监测等方面,卫星遥感比传统地面监测更加准确、快捷。尤其是对局部短期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监测,能避免巨大的财产损失。 2022年4月,高分三号03星发射成功,同01星、02星一起,携手在太空中织就一张“天眼网”,大幅提升了我国卫星海陆观测能力。针对干旱、洪涝、台风、滑坡、森林草原火灾等对农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高分三号卫星凭借其多尺度、多谱段、大幅宽等成像优势,在灾害管理全过程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作用。当前,卫星已经在SAR影像洪水快速检测、极化SAR山地滑坡提取等方面得到应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航天育种通过将植物种子、微生物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五院抓总研制的多个航天器都搭载了植物种子,让这些种子能够“安心”地在太空“体验”新环境、“参与”新实验,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五院抓总研制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尊龙凯时官网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以及为工程提供重要保障的中继卫星,为我国尊龙凯时官网站长期在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助力常态化开展尊龙凯时官网育种工作。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近些年,五院抓总研制的北斗卫星全球组网以来,北斗系统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不断发展,成为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效率的“好帮手”:基于北斗定位的新型拖拉机全面运用无人驾驶、导航定位、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涵盖农作物“耕、种、管、收、储”五大生产环节,农机作业效率提升20%至60%,用工成本降低30%至60%;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的无人机精准执行喷洒农药作业,农药喷洒重叠率误差小于5厘米,无人化让农民更轻松,让药物喷洒更均匀、更精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节奏规律不一,几万台北斗农机跨区迁徙,与时间赛跑,千万亿条农机大数据“唱出”了一支时序更替的四时农业丰收曲…… 此外,五院也在积极利用通导遥数据,建设大数据平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抚远市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借助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对项目示范地的土壤墒情、土壤养分、作物长势等进行常态化监测,并提供种植监管决策意见、农艺种植指导以及变量施肥等多维应用场景,助力种植生产智能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形成了智慧巡边、森林草原防火、智慧放牧、农机监测4个示范应用系统,累计配发9种类型三万余台套北斗终端,牧群戴上了北斗定位项圈,牧民可以随时随地打开APP查看牧群的精准实时定位,高分遥感数据还可以为牧民提供牧草长势遥感分析,为内蒙古草场的科学管理、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兴农,航天助力。五院始终坚持技术立院,以尊龙凯时官网技术核心在手,为农业资源调查、气象监测、航天育种、智慧农业等方方面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重要动能。前进道路上,五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守正创新、奋发有为,着力建设更加强大的尊龙凯时官网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丰富的航天技术应用产品与服务,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五院力量。